网站首页 >> 畜肉禽蛋 >> 文章内容

[经济日报]关于布病,最全的解读来了!

[日期:2019-12-1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常理   阅读:0[字体: ]

 

[经济日报]关于布病,最全的解读来了!

 

  近期,一个一直比较“低调”的传染病进入人们的视野——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

  相比鼠疫、狂犬病、禽流感这些公众比较熟悉的由动物传染到人类的传染病,布病的“名气”并不高,很多人甚至是头一次听说。

  但其实,这个病也是很有“来头”的。布病遍布世界170多个国家,几乎在中国每个省市区的人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和流行。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7种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甲类仅有两种:鼠疫和霍乱)。

  对于近期发生的疫情,近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崔步云对布病的诊疗和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小编带你一同揭开布病的神秘面纱——

 

电镜下布鲁氏菌形态

 

布病疫情呈回升态势

  布病是布鲁氏菌属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动物感染后会造成流产和不孕。人类感染布病有以下几个症状:

  一是波浪型发热,体温上升后过段时间又会恢复正常,发热时患者会觉得很冷,打寒颤;

  二是关节疼,主要是大关节,比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

  三是慢性病,人站姿不正常,腰直起来特别疼,再就是多汗。人在感染后6个月内如果及时救治按照疗程服用药物可以得到治愈。

  “幸运的是,布病没有明显的耐药性,抗生素很有效,所以级别刚进入乙类传染病。”崔步云说。

  布病危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从我国发病情况看,疫情严重。我国布病的发病率是3-5/10万人,而控制标准是0.02/10万以下。

  我国只有在1993年的时候,报告293例,接近控制标准(0.028/10)。2015年最多,接近6万例,这几年降下来,大约4万例。但布病疫情容易反复,有大小年之分。有一年,山东发生小反刍兽疫,杀了一批,第二年布病也没了,因为没羊了。

  总体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人畜布病疫情相当严重。80年代中后期疫情开始下降。进入90年代,人间布病出现明显回升。进入2000年以后,布病疫情强势走高,每年的报告发病人数逐年上升。

  “这种状况在所有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是极为罕见的,进一步说明了当前布病疫情的严重性,防治的紧迫性。”崔步云说。

 

防布病先防羊

  布鲁氏菌病是G-短小杆菌感染引起的。我国目前分离到6种经典布鲁氏菌中的5种14个生物型,即羊种(1-3型)、牛种(除5型以外的7个型),猪种(1、3型),绵羊附睾种和犬种各1个型。

  其中,我国以羊和牛为主要种疫区。羊种菌疫区发病的特点是侵袭力、致病力强,感染后引起人的症状比较明显。而牛种菌的致病力就比较弱一些,牛种菌对牛是强菌种,但对人是弱菌种。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从人群中分离到的634株布鲁氏菌资料,其中羊种占84.5%,“因此,在我国控制人的布病,一定先控制羊的布病。”崔步云说。

  此外,还有一些动物也是布病的传染源,但是数量很少。比如猪,海南省首个确诊病例是从猪引起的,广东偶然有猪种,福建和广西曾经有猪种,不排除现在还有。另外,狗、鹿、骆驼、马等偶尔也能引起人间个别病例出现。多种生物型的产生可能与病原菌为适应不同的宿主发生遗传变异有关。

 

何种人群容易感染?

  人类对布病普遍易感,它的感染情况与传染源接触密切程度有关,接触密切就容易感染。人感染布病跟人的性别、年龄没有关系。有人说五六十岁的人最容易感染,其实是因为养羊的主要是这个年龄段的人。

  再就是小孩子也容易感染。因为大人把小孩子生了以后自己出去打工,把孩子托给老人,由爷爷奶奶带着小孩一块儿放羊,孩子就会被感染。

  布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职业性,一般是农牧民、兽医、屠宰工、挤奶工等感染率和发病率较高。但是,近些年非职业感染率也在呈现上升态势。

  人感染布病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是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正常皮肤及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通过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感染。

  二是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布鲁氏菌经口腔、食道黏膜进入机体,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吃生拌肉或生肝、吃未煮熟的肉(烤肉、涮肉等)或者手不洁拿吃食物等都容易患病。

  三是经呼吸道感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人与人之间不会感染

  此次布病疫情出现以来,人们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人与人之间能否传染?

  对此,崔步云表示,目前证明没有人传染人的案例出现,这也是国际上的共性认识。

  在过往的试验中,崔步云发现,羰基乙酰醇对布病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加该物质和不加该物质菌的生长情况不一样。而羰基乙酰醇在人体内含量低,在动物体内含量高。

  所以人不是布病的传染源,如果家里有布病病人,或者是亲戚、朋友得了布病,没必要做隔离防护。

  “其实,对于布鲁氏菌来说,转移到人体内是一种悲剧,因为它传染给牛羊还可以继续传染,繁殖遗传基因,但传染到人体内就停止传染,人体其实是不适宜布病菌的生存。”崔步云说。

 

光镜下布鲁氏菌形态

 

不要害怕布病

  崔步云认为,不要害怕布病,每年我国几万例感染,而真正患病致死的几乎没有,偶尔一两年通报一例也都是老年人得了布病同时结合其他病死亡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布病是对人相对“友善”的。

  大部分的病人,95%以上经过规范治疗,都治愈了。布病可治愈,并且不治疗也能好,不是说只有治疗才能好。有些病人回忆,没有治疗,就变好了。

  “我们在牧区调查,发现很多疑似布病的牧民,他们不进行积极治疗,这样的就容易转为慢性。一般在城市里发生布病,不会拖延成为慢性。”崔步云说。

相关评论